【香港行山】 - 塔門
對香港郊遊一無所知的我,經朋友介紹選擇了塔門,一個我從來沒有聽過的地方(孤陋寡聞),塔門基本上不算是行山的熱門地方,除非走到茅坪山行山,大部份前往塔門的人都是去露營,野餐,放風箏或是觀星的,可說是一個比較輕鬆的郊遊地方,風景優美。
我們組織的懶人團,因為不想太早起床(笑),約了10點半在鑽石山地鐵站等候,幸好天氣不算太熱不算太冷,我還擔心了下雨很久,但很慶幸當天只有片刻的微雨。
我們在鑽石山地鐵站坐92巴士到西貢後,在西貢吃了午飯,再轉94巴士到黃石碼頭。
一到步就看見黃石燒烤場,當時只有很少人正在燒烤,不知道是不是一個熱門的燒烤地點,可能是因為當天的天氣關係所以比較少人吧!但整個環境還是不錯的,相當乾淨。
我們步行到黃石碼頭,正在快艇(大飛)差不多開出,於是一行人便乘上了大飛(費用$20),總個過程不用十分鐘便到達塔門了,只是整個船程都像是在狂風中奔馳,能夠把任何無堅不催的髮型都摧毀掉!17度左右的溫度底下都冷得一直在發抖,風把面也吹得乾乾的,幸好兩邊有膠布蓋著,沒有水濺進來,也幸好整個過程只有十分鐘不到。
到達塔門已經一時左右,很大霧,相信天氣好的時候,風景應該也很漂亮。
碼頭前方就看見居民們的信箱了!塔門總共住了三個村莊的人,但每個村落人口也不是很多,整個島看起來非常清靜,只看見塔門是屬於大埔區管轄範圍,根據它的官方網站,塔門有自己的學校,警崗等,可以說是自成一角,等自從捕漁業不再興盛,年青人都紛紛到市區就讀,學校也停辦了,現在只辦下幾十位老年人居住,但他們並不孤獨,反而彼此互相關心及照顧,自得其樂,當我經過民居的時候,發現人們門戶大開,睡房,廚房都看得一清二楚,有些廚具都會放在門外,而且家具用品都顯得很殘舊,好像已用了30年以上似的,但感覺鄰居相處融洽,沒有隔膜。我不禁在想,這個地方真的是在香港嗎?生活在市區裡,也許已經忘記了原來還可以有這種簡樸的生活。
沿著路牌走向往山頂的路,會經過天后寶廟。根據官方網站,這個古廟建於明末清初,已有三百多年歷史,恭奉著天后,觀音等神靈。
再一直跟著路牌往上走就會到達觀景台,而且有一個直升機降落點,是方便原本住在島上的年青人回家嗎!?我還是第一次看見直升機場,起初還以為只是一個足球場來的。在球場的后方,就是塔門的行山路徑,茅坪山的方向。
在夏天的時候,整片觀景台都是綠綠的草地,但在這個寒冷的冬天,只剩下頹頹的枯地,有點荒涼的感覺,而且當天的風不太大,放風箏也有點困難,對於我這個放風箏的初心者來說,可以說是完全沒有感受到風箏飛得高高的樂趣。。
一望無際的大海!
風箏飛起來了!
然後又很快地又無力地降落了。。(笑)
隔壁的姐姐終於忍不住了,示範了她的放風箏技術給我們看,她的風箏飛得高高的,也不用奔跑,只看她一拉一放的,風箏就乖乖聽她的話在天空中飄,放風箏還真是需要技術的!
試了兩個多小時,我們就向著茅坪山的小涼亭出發了。路程不算遙遠,但到達小涼亭時,還是會喘氣的,看來我還真是運動不足。
在小涼亭看風景,吃在西貢買來已全涼了的茶葉蛋,重要的是,和朋友在這裡度過的一天!
我們沿著原本的路回到觀景台,看見了一幕牛餓得把來野餐的人帶來的食物吃光光的場面。
把野餐布上的食物都吃光光後,還盯著野餐的人手拿著的一排生命麵包,衝著他跑去不放,那位先生唯有把麵包丟給牛牛,只見它咬著生命麵包的包裝紙,把裝著的麵包都搖到地上,逐塊麵包給吃了還不夠,又跑到野餐布上找東西吃,是因為沒有草吃嗎?遊人美好的野餐日,就這樣……
觀景台下方的石地,只見垃圾滿地,而且要小心行走,因為一些石頭並不穩陣,很容易滑倒,只是走下來為了拍下兩張照片。。
沿著觀景台下方的這條路走就是弓背,人們露營的地方,一路走就會看見塔門洞,疊石,經過漁民新村,就會回到塔門碼頭了,當時下著點微雨,就沒有拿相機出來拍照了。
回到塔門碼頭就坐渡輪回到塔門,還拿了一塊塔門的石頭做紀念!
希望下次在天氣好的時候還有機會再造訪一次吧!
EmoticonEmot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