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香港濕地公園在2006年正式開幕以後,經常聽到有關公園的新聞,但都沒有去過,一來地點很遠,二來對於花草樹木的認識可以說是接近零,還有對雀鳥並不大感興趣,因此並沒有意慾想去。可是有了西鐵之後,從市區到去元朗,天水圍及屯門實在是方便得多了,加上在澳洲習慣了拿著單反相機到處拍照,回香港後便多了到郊外的意慾,香港的市區真讓人喘不過氣來,我還因為習慣了澳洲的清新空氣,回港後得了鼻敏感。
在紅磡西鐵站上車,到天水圍西鐵站,需時40分鐘(車費$19,看到目瞪口呆),然後在天水圍西鐵站轉乘705或706輕鐵線,在濕地公園站下車,需時大約半小時左右,依著指示步行10分鐘就會到濕地公園,認真方便。
香港濕地公園逢星期二休息,其他日子包括公眾假期都會開館,開放時間由上午10時到下午5時,但現在是冬天,如果你不是攝影愛好者或是要來教育小朋友的,一般3小時內就會把整個館及保護區都走完。
平日的標準票價是$30元,我問了一下海外的大學生有沒有半價優惠,原本是有的,但恰巧我的學生證在31/01/2014過了有效日期,售票的姐姐還真是很仔細的查看了很久。。
冬天的濕地公園在候鳥棲身的地方,北方的鳥都南下到比較暖的環境過冬,因此都飛到了米埔自然保護區,造就了濕地公園的觀鳥節。
購買門票後會經過一個小小的迷宮,高約一米,適合讓小朋友走個開心,還滿有趣的。
一進場就會進入非常大的訪客中心,一共有五個展覽廳,從濕地公園及環境的介紹,到人類的歷史也有,一些教學用的設施和科學館的差不多,例如展示水的特性的儀器,還有一個像海洋公園近幾年新建的海洋館,足夠讓家長教導小朋友一整天,也是一個不錯的親子活動地方!但對於我來說,當然是急不及待走出展館到戶外的保護區。
在展廳大玻璃看見的米埔自然保護區。
經過展館唯一的餐廳--大家樂,就會到達戶外的保護區。
沿著漫步徑所看見的荷花,冬天都不怎麼開得漂亮呢。
走到戶外區的盡頭就會到的觀鳥屋,一共有三間,裡面有很多的座位供攝影者坐著拍攝,還可以把相機放在桌上,人們都很安靜的拍攝,不會騷擾及驚嚇到外面的鳥兒。
香港能有這種戶外的地方,還真是舒服呢。
紅樹林浮橋。雖說橋只是距離水面很接近,但橋在走動時會左右搖擺,還真是有點害怕。。告示寫著不要大力搖晃,但前面有幾位行人卻大力左右踏步,導致整個橋好像坐小船的感覺一樣,左右搖晃,直到著地還是好像腳步浮浮的。
在橋的末端,有很多的小蟹(求名字?)在橋的直下方走動,它們非常的小,在橋的下方休息著。
過程最遺憾的,莫過於在蝴蝶園並沒有看到蝴蝶,可能因為是冬天,蝴蝶園只有凋謝了的花草樹木,只有一只黃色的小蝴蝶飛過(並未能捕捉到照片),園子也不是很大,走一圈不用10分鐘,大概要等夏天才會比較漂亮吧!
相信各位攝影愛好者都會有備而來,不會像我這樣,拿著一個不合適的鏡頭前往濕地公園,18-135mm的鏡頭完全拍不了鳥兒的近照,看見別人都拿著一支很大的大炮,掛著腳架到處走,是顯得我多麼的業餘,展廳還展示著很多攝影愛好者的作品,捕捉到鳥兒的動態,栩栩如生,實在很厲害(恕我沒有這樣的金錢及技術)。
希望在天氣更好的時候,再有時間到訪一次濕地公園吧!
EmoticonEmot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