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郊遊】鑽石山尋幽--南蓮園池

位於鑽石山地鐵站旁邊的南蓮園池,在2006年建成,同年11月開放給公眾免費享用,但我還是最近才認識到這個鬧市中的古園,附近都是屋苑和高樓大廈,唯獨有一個充滿古色古香的公園,為鬧市增添一點安靜,也不是其他公園能夠做到的!

佔地三萬五千平方米的南蓮園池,因為路不算多,沒有感覺很大,但園景看起來感覺深遠闊大,獨一無二的設計,配合相鄰的志蓮淨苑,整個花園以唐風為主,希望突顯中華傳統優美的造園藝術,營造了古樸自然山水園林的縮影,在周圍都是繁忙擁擠的環境之中,南蓮園池的安靜,更顯得難能可貴。
公園的地圖。可以看到很多不同特色的建築,並以池為中心,呈半月形的地域。

園內的花草樹木逾60種,都保持得極度美觀,完全沒有感覺到鬧市中的凌亂,形象清幽,遊人都自然地把音量降低,圖是全園中最大的古羅漢松,據說已有三千年歷史,
 座落於蓮池中心的圓滿閣,是園中五大木構建築之一,金色的建築呈八角形,旁邊有八株古松相伴,兩端有丹霞色的子午橋,被清澈的湖水環抱著,顯得格外幽靜。
 石館這天好像沒有開放,只能觀看館外的樹木,館內則是展示廣西大化縣巖灘紅水河段的大化石為主,讓遊人可以觀賞奇石。
館外則擺放著縮小版的羅漢松,小樹都十分可愛。
 造型特別的羅漢松,再為園林增添古色古香的味道。
 還以為自己走進了日本,其實這些是唐風的建築,見證著中國傳統文化。
 除了靜態的湖水,園中還有動態的水景,稱為銀帶瀑布,為園池增添活力,動靜皆宜,配合園池的主題。
 這張照片是我個人最喜歡的,因為它剛好看到背後的現代城市,密麻麻的高樓大廈,有點冷冰冰的感覺,沒有人情味,前方卻是充滿古代自然優美景色的公園,綠色的樹木,開著紅色,粉紅色的花,還有精緻的奇石,襯托著唐代的優雅建築,就像看到時代的變遷,社會的進步。
 位於園中南面的香海軒,是一個多用途的展覽館,中庭採用了四合院的建築風格,帶你回到過去。
位於蒼塘東面的亭橋,就是同時擁有亭和橋的功能,亭頂著一只鳳凰,坐在這裡乘涼也是五星級的享受。
走到圓滿閣的另一邊,總算圓滿走完了園池,雖然沒有盡寫下園內所有的特色建築,但也足已讓我覺得嘆為觀止,能夠有一個充滿特色的園池在鬧市中,為緊張的生活舒緩一下,同時又可以欣賞到設計者的心思,中國文化的特色,雖然這天天氣沒有很好,但又沒有影響到欣賞的心情。

 個人覺得南蓮園池是值得一去的,它的魔力讓繁忙的都市人都慢下腳步,留意四周,欣賞我們有的一切。

官方網站:南蓮園池




【香港郊遊】九龍寨城公園

個人覺得在香港,再也沒有比九龍城寨擁有更特別的歷史。在公園建成之前,在香港還是英國殖民地的時候,這裡是一座由住在這裡的居民自治的圍城。

現在圍城已被清拆,建成了九龍城寨公園。

改建後的公園,依然保留著城寨的傳統特色和設計。

園內設立了展館,介紹這裡的歷史,並劃分為8個景區,走著走著公園還挺大的。

很多公公婆婆在這裡休息,看看花草樹木,看看石頭,安靜地度過一個悠閒下午。

圍著城牆走一圈,這裡種滿了不同的樹,足夠學習一個下午~~

走進其中一個公園,這裡有12生肖的石像擺放在不同地方,用心在花草中找找看就能找到自己的生肖啦。

12生肖的老鼠,體積細小,十分可愛。

紅色的人力車,不清楚為何擺放在這裡。

走到展廳中,看到這張照片,雖然以前城寨人口是世界是最稠密的,居住環境十分惡劣,而且有名的三不管,黃賭毒各色的都有,但在天台玩的小朋友,看來卻格外天真快樂。

這些珍貴的圖片,展示著城內的居民如何自力更生,出產最多的魚蛋,糖果,還有無牌經營的醫生和牙醫診所,我無法想像生活在這裡是怎樣的,就像終日不見天日的感覺,地方又窄小,居民之間的感情又會是怎樣的呢?

密密麻麻的居室,真心覺得還能找到路回家的居民太厲害了。

清拆後保留下來的,就是這個有歷史價值的古城東南門牆基,命名南門懷古,都保存得十分完好,還有南門原來的兩塊石門額,分別刻有「九龍城寨」及「南門」,都保存下來。

歷史的見證,有點古裝片的衙門感覺,但被拆招牌了。

看到這個不禁想起我中學的老師,經常會教導我們:飛龍在天!雖然我到現在都不明白意思在哪裡。

衙門,坐落於公園的中央,是寨城內僅存的古建築物,富有清朝特色。門前寫著ALMSHOUSE,表示這裡曾經用作收容並照顧貧苦無依的老人。

龍津義學!是城寨其中一個最古老的建築。

公園提供導賞團,遊人可以即場報名,看過九龍城寨這段歷史,讓我感覺更了解香港這個地方,看到現在平靜的公園,好像更應該珍惜太平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