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悉尼玩什麼】悉尼茶店 - T2

【悉尼玩什麼】悉尼茶店 - T2

經常在City附近看見一間專賣茶葉的店舖, 叫做T2, 賣的茶當然都是西式的, 例如最常見的Earl Grey, English Breakfast, 還有澳洲自己的Melbourne Breakfast, 雖然我不太清楚分別在於那裡…

在City的Westfield有一間比較大的T2,售賣各式各樣的茶包,茶葉,茶具,還可以試飲店舖泡好的茶。每一次經過,我都會想走進去試喝一下當天的茶,一般會泡好3種不好的茶供試飲,有熱的也有凍的。它們不是只由一款茶泡出來這麼簡單,而是店舖自己選好不同茶葉的配搭泡製而成。有一次,我試了一款凍茶,但因為價錢實在有點兒貴,所以沒有當天購買,但味道的清新,香甜,令人一直回味著。。在回到香港的前一天,還是決定把它買下來了!

它就是Turkish Apple + Just Rose 混合泡的冰茶!

Turkish Apple
Turkish Apple
有點像香港的蘋果綠茶,但沒有那麼甜,但又比茶更有甜味,還有一種清新的感覺,夏天用來消暑喝絕對是不錯的選擇!而且這些粉狀的茶,遇水即溶,非常方便!
Just Rose










Just Rose
玫瑰花粒,別少看這小小的玫瑰花,只需加入少量的玫瑰花到蘋茶裡,即已經感受到玫瑰花的香。它不止為蘋果茶增添香氣,更可以調節茶的甜度,有著很神奇的作用呢!



用100ML 的熱水,加入1茶匙的Turkish Apple,可以同用樣的比例增加份量,如此類推,然後在水還熱的情況下加入Just Rose,在室溫放涼後再放入雪櫃,就已經製作完成囉!

【留學】不同大學的文化

在澳洲讀了3年大學,認識到不同大學的人,不難發現不同大學會不同的文化。在此我想講一下我對UNSW及Sydney University的看法。

UNSW,新南威爾斯大學是我就讀的學校,正如她的廣告所說是一所國際化的學府,每年都接收了來自不同國家的學生,常見有香港,中國,馬來西亞,新加坡,韓國等等,當然還有歐洲,中東,美國的人,及來做交換生的學生,如果你對不同文化有興趣,UNSW一定是你的地方,單是medicine已經有3成的國際學生了。而且學校活動很多,如果你主動參加,一定會認識到不同地方的人。就我所遇見的同學,一般都很喜歡聯誼交際,喜歡認識新朋友,到處旅行,找尋美食(認真,Sydney真的很多美食!),但是讀書卻要求不高,大部份較著重生活的體驗,也許這就是較容易入讀UNSW的原因吧。

認識了一些Sydney University的朋友,印象中及UNSW的學生大不相同。首先悉尼大學的入學要求較高,國際學生相對較少,如果你英語好,又喜歡西方文化,相信你在悉尼大學不會悶,而且學生較著重成績,感覺上較認真讀書,是比較實際的類型。校園比UNSW大很多,而且更有學術氣息,活動方面不大清楚,但感覺UNSW的大派對較多,尤其是喝酒及Rock表演的,而SydneyU就著重古典,較學術文化的東西。

但是當然不能以遍概全,同一所學校也有不同類型的人,在此只是分享一下我的所見所聞!希望下年到SydneyU讀Master的時候,會了解更多。

【留學】我在UNSW畢業了

轉眼間,我已經在UNSW 新南威爾斯大學畢業了。

還記得初到步,因為第一次到外國留學,什麼也不懂,於是選擇了在學校的宿舍居住。到步後第一次和室友見面,是一個男ABC,巴基斯坦男和俄羅斯女仔,第一次離開香港讀書就這麼國際化,真的既興奮又膽怯。到第一次上Lecture,附近所有人都講著一口流利沒有口音的英文,而且好像大家都已經有認識的朋友,令我覺得自己不屬於這裡,倍感孤獨。


後來認識了在這裡讀書的香港人,來UNSW讀書的香港人,十個有七個都是Commerce,因此也不難遇到,而且讀商的亞洲人本身就多,所以「Australian School of Business」又稱「Asian School of Business」,同樣都是ASB,真的很貼切!第一年的生活主要都是跟香港人一起,生活可說是一點也不愁悶,一起去了Easter Show,Hunter Valley,Cruise Party,每星期都到其中一個朋友的家聚會,每次有朋友生日都一定會慶祝,所以那段日子嘻嘻哈哈很快就過了,也是因為有他們,我捱過了初到大學,人生路不熟,朋友又不多的日子。

正所謂相見好同住難,跟室友的關係很奇怪,也不曾像是朋友般的聊天,第二年換了一位中國女孩及澳洲男當室友,大家都清楚外國人的文化吧?每星期都有的喝酒瘋狂派對,拆天的音樂真令人吃不消,每次都會使整個Apartment瀰漫著久不散去的酒氣,所以第三年再也忍不住,需要自己搬出去住了。

本來在澳洲長大的華人好像也不太會跟白人聯誼什麼的,好像各自有各自的文化,要融入本地文化有一定的難度,除非你本身是一個很愛喝,很愛外國八卦新聞的人。還記得第一年鼓起勇氣約了一位女白人朋友聊天聊了4小時,這已經是我和本地人交流最多的一次。

後來開始逐漸適應了澳洲生活,所以會相約其他來澳洲讀書的人,包括馬來西亞,新加坡,台灣,韓國,日本,印尼,中國的朋友玩,練習英語及普通話,還有日文(笑)。在第三年的Sem Break,我參加了一個專為International Student而設的3天Intensive program,3天連續的課及Networking真的很累,但卻認識到很多差不多背景的人,有著一樣的難題和對澳洲的感受,而且學的東西也很實用,最後幸運地能夠在UNSW工作,雖然沒有錢,但卻認識到一班來自不同地方的朋友,真的很難得!

在澳洲讀書的日子過得很快又開心,去過了Melbourne,Gold Coast,滑2次雪,認識不同文化的人,這些都是在香港讀書未必體會到的。

【留學】海外留學

去澳洲升讀大學之前, 好多朋友都表示很羨慕可以出外國讀書

第一是因為有語境
其實很多香港學生也很想練習英語, 但是日常生活要用到英語溝通的情況不多, 加上害怕錯文法, 錯讀音, 口音難聽, 所以也沒有爭取去溝通的機會...

我初到步澳洲的時候, 最首先發覺的就是自己在香港一直以來學的英語用不上場
書本上, 考試會用到的英語, 在外國原來很少會這樣說話, 所以很多slang也從頭學起
例如日常購物跟售貨員說'Hi, How are you going?' ,走的時候說 'Have a nice day'..
所以, 在學校我經常都會偷聽ABC都在說什麼(笑), 然後再模仿
老實說, 以前的我真的很害怕說英文, 考A-LEVEL ORAL 都差一點不及格
但現在, 我覺得我比以前已經好了很多!!雖然有時候還是會怕羞(笑)

第二是完全不同的讀書環境
不去外國讀書, 是不會發覺香港真的周圍都是人!! 去哪裡都十分擠迫的狀況
有時真的令人喘不過氣來, 整個城市好像每天都很緊張, 走路慢一點都會被人白眼
相反, 在悉尼讀書, 每星期只有2~3天的課, 人們做事很慢(有時達到完全無效率水準),
本地人喜歡悠閒地跟家人戶外野餐, 去cafe嘆茶嘆一整個下午, 聊天就耗了一個下午
在這裡, 人真的會變懶 .. 不, 應該是, 更懂得享受生活!

第三是可以認識來自不同國家的朋友
能夠認識到不同地方的人是我在外國讀書最大的得著!
一直都很喜歡台灣人, 韓國人, 日本人, 感覺他們很友善


很幸運地我認識了很多不同國家的人, 其中比較熟的來自韓國, 台灣, 馬來西亞 及新加坡
只是聊大家的文化, 生活習慣, 聊大家語言的粗口怎樣說(哈), 已經夠聊一個晚上
這些都是在香港讀大學未必能夠體驗到的, 當然 另一方面, 就是沒有了上莊的機會
在這裡, 基本上都是本地人喜歡搞活動, 如果想搞莊搞社團, 只能參加HKSA(香港同學會), 或者
是TSA(台灣同學會)或CSA(中國同學會), 我在第一年讀書都已經參加了, 活動除了Party, Cruise, 唱卡拉OK, 就沒有別的, 總覺得沒有香港的Ocamp, Treasure Hunt 玩得開心..


我沒有後悔去新南威爾斯大學讀書, 也喜歡這3年在Sydney的生活

享受每天煮飯, 洗衣服, 清潔.. 雖然有時候也會想念香港有工人的日子 :D
但總括而言, 我在這段期間成長了不少, 也學習了跟不同的人相處
還有一年就要畢業了.. 我一定會掛念在Sydney的日子!!